印记是动物学习行为的一种类型,它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一只小羊会和用奶瓶喂养他的人走,即便断奶后,也会常常走进以前喂养它的人;小鸡破壳后会跟随它睁眼后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这些都是动物的印记行为。
一般说来,一个动物对一个物体的依附性越强,对其他物体的兴趣就越小。当小鸡在接近一个物体的同时能得到食物,那么他们对这一物体的依附性就会更强。自然条件下,大多的刺激是母亲提供的,而接近母亲就会得到食物和温暖。可见印记是一种学习行为。
绿头鸭刚出生便能跟随一个移动的物体走,2个月以后这种依附性会减弱。可见小动物对印记学习存在一个最敏感的时期。
印记学习敏感性的下降可能是由于探索行为的发展和害怕心理的产生。害怕心理的产生影响动物的印记过程,导致印记学习的敏感期结束。动物的印记学习终止于害怕心理的产生。
印记除了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外,还可能对成年后的社会关系有影响,并影响其他行为。例如小狗的学习敏感期约在3-10周龄,期间小狗通过接触会建立各种社会关系,但是若是小狗出生后被隔离14周以上,它以后的社会行为就会变得不正常。一条小狗只要在他的学习敏感期与人有过短时间的接触就会与人建立持久的社会关系。
很多鸟类发育成熟后对配偶的选择也受早期的印记行为的影响,这被称为性印记。研究显示成熟后的幼鸟更偏好具有养父母颜色的异性作为配偶。
鸟类还会对养育它的人产生性印记。到目前为止发现至少有25种鸟对人产生了性印记。不过哺乳动物的交叉养育实验也很难改变其配偶选择上的偏爱。有趣的是,在几个具有性二型的野鸭种类中,通过交叉养育,只有雌性个体产生性印记,它们长大后将选择养父母所属五中的雌鸭作为配偶,而雌鸭则总是与同种雄鸭交配,这是因为雌鸭在早期阶段很少见到父亲,养育几乎是雌鸭承担的。性印记会维持很多年,被养育的幼崽成年后仍对养父母的性征反应强烈。
印记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就是保证求偶交配是在本物种个体间进行的,并能确保双亲所抚养的后代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鸟类之间的叫声,是一张特殊的联络方式,这种用于相互联系的叫声在个体发育的一个特定阶段是借助于印记学会的,可以保持家庭的完整。
印记也是识别双亲和本种成员的一种方法,无论是子代印记还是性印记都涉及到学会识别本种双亲的特征,这对于处于隐蔽的需要双亲颜色极不醒目的物种来说非常重要。
有人认为印记最重要的功能是识别亲属而不是识别物种。性印记能使动物从小识别近亲个体的特征,以便于以后选择的配偶能与近亲有些差别,但又不能使这种差别太大,这样就能避免近交也能防止远交,并使动物能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